“相辉”是复旦大学的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11月7日,借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它又多了一个内涵——为科学而科学。
10年以上长周期支持、不考核、尽职免责,为高风险、颠覆性的基础研究提供支持,力度如此之大,无怪乎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赵东元踌躇满志地说,要引育一批打破常规思维定式的最顶尖人才,向宇宙的深处、科学的顶峰、智慧的无极,去探索、攀登和突破。
做大事要有勇气也要有静气,是做“修修补补”的科研,还是去探索有前沿性的工作?首批“相辉学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徐彦辉,也曾问过自己是否有“再战一次”的勇气。最终,他的答案是:“如果把时间轴往后拉到退休的那天,我能有底气地说做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情,而且尽力了,我会给自己点赞。”
如今,做大事的时机到了。
不受相关院系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束缚,“相辉学者”可以自主开展科学研究,薪酬具有国际竞争力,收入上不设限。相辉研究院提供10年以上的稳定经费支持,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制和科学家负责制,经费可自由用于开展科研业务和团队建设等。此外,还为“相辉学者”配置充足的博士后和博士生名额、高水平的访问学者、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才,选聘专门的行政、科研、财务助理,把科研人员从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确保其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科研。
不考核“相辉学者”具体的学术产出或成果发表,建立尽职免责机制。“过去,一些鼓励自由探索的项目,一到考核阶段就无法形成闭环。”徐彦辉说,不考核,是给了“相辉学者”最大的自由空间。
“不考核,其实反而是个挑战。”首批“相辉学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徐文东,近来有些焦虑,他一直在思考做什么前沿选题以及如何布局,以前他拿到的项目都有明确的任务计划书,“已经有点眉目了,我提出了一个假说,课题组反响都不错,接下来就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当前,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但,基础研究急不来。相辉研究院探寻的是符合基础研究发展规律以及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生态”。
以“选人选题并重,选人是基础,选题是关键”为导向,相辉研究院以40岁以下的全球基础研究顶尖科学家为重点对象,特别优秀的则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相辉研究院提出“突破疆界、探索穷理、独立纯粹、灵感碰撞、交融鼎新”的理念,背后有何深意?
赵东元说,在新范式下强化基础研究,必须突破疆界,打破局限和藩篱。常规科学是演绎的,革命性的科学思维是超逻辑的,“现在,我的研究团队正向一个重大难题——软凝聚态化学进军,我都60岁了,年轻人也可以!”
至于交融鼎新,赵东元特别提到德国化学家齐格勒和意大利化学家纳塔的故事,他们密切合作发明了“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建立了通用高分子塑料工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支撑着德国马普所目前的运营经费,还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合作可以简化难题,不是科学家不想合作,因为各自有考核,就困难重重了。”据悉,相辉研究院将在加强国内、国际合作方面作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以范式革新为驱动,复旦大学基础研究开启“加速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