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也正逐年攀升。早筛、早诊、早治是国际公认对抗癌症的有效手段,而前列腺穿刺活检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其精准性直接影响着诊疗效果。近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疗团队成功开展磁共振- 超声融合靶向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为前列腺癌诊断带来全新利器。
新技术登场:AI助力精准诊断
磁共振 - 超声融合靶向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是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与实时超声影像融合的前列腺精准诊断方法。它通过经会阴途径穿刺获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能够实现对前列腺病灶的精确定位。在提升诊断准确性的同时,显著减轻患者术中痛苦及术后并发症风险,为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战案例:精准施策解难题
一位67岁的男性患者,因“检查发现PSA增高3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因“双肾铸型结石”,在惠鹏宇副主任医师处接受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石完全清理,治疗效果满意。此次患者慕名再次来到我院,复查PSA值高达19.62ng/ml,远高于4.0ng/ml以下的正常值,预示着较高的前列腺癌风险。前列腺MRI提示前列腺可疑结节,考虑前列腺癌可能,建议行穿刺活检。
该院泌尿外科团队针对患者病情,在医务部的协调下,迅速展开详细的术前评估工作。随后,在局部麻醉 +静脉麻醉下,惠鹏宇副主任医师团队为患者顺利实施了磁共振 - 超声融合靶向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为后续治疗确定了方案。
技术突破:多维度提升诊断效能
与传统技术相比,新技术在三维立体影像重建、多模态影像融合、自动配准、弹性形变场、智能辅助和精准引导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它结合了磁共振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高敏感性和超声的实时动态优势,能够智能识别和追踪器官与病灶区域,通过可视化引导精准靶向穿刺。这不仅有效提升了早期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降低了漏诊率,还减轻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促进了患者术后更好地恢复。
专家解读:新技术优势显著
该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惠鹏宇副主任医师指出:“新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定位病灶所在。通过可视化引导实现精准穿刺,可以显著降低穿刺误差,帮助患者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避免延误病情,为临床治愈前列腺癌创造有利条件。”相较于传统的经直肠穿刺途径,经会阴穿刺路径更短,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更重要的是,经会阴途径避开了直肠,降低了感染风险,术前无需灌肠、无需使用抗生素,可在门诊局麻下进行,真正做到“来之即穿,穿之即走”,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治疗体验。
适用广泛:精准服务患者群体
前列腺融合靶向穿刺技术适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PSA升高,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病例的首次穿刺;PSA值持续升高、既往穿刺阴性但仍怀疑存在前列腺癌,且MRI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尤其是位于系统穿刺“盲区”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系统穿刺漏诊率高,需要靶向针对移行带可疑病灶;低风险前列腺癌主动监测期的重复穿刺。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将持续深耕前沿技术,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形成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 精准穿刺 -全程管理”的解决方案,为更多前列腺疾病患者带来福音。